2014年中国机床行业进一步接受下行压力,行业构造调整进一步深化,行业主体依然没有走出下行区间,但是下行幅度曾经明显趋缓。
这一根本判别基于三方面根据:一是来源于机床协会重点联络企业统计报告;二是海关进出口数据;三是日常的行业调研。截止2014年11月,机床协会重点联络企业新增订单同比降落1.7%,产量降落2.1%,销售收入降落1.5%,产废品库存增加4.3%,企业亏损面到达36%。
2014年机床行业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出口显着增长。上述各项统计数据全线都是负值,而出口是正值。1~11月机床工具类商品出口105亿美圆,增长22.5%,其中金属加工机床出口30.6亿美圆,增长18.6%。
在全行业低迷运转的状况下,这个增长幅度是很大的,除了出口量大幅增长以外, 构造也在改善。机床行业出口主要是三大类产品:一是金属加工机床;二是金属切削刀具;三是磨料磨具。
1~11月金属加工机床在出口总额中占比到达29%,其中数控机床占比到达43%,比2013年增长3.3%,数控机床构造在变化。
陈会长指出,固然出口数据在增长,但是假如与进口数据相比拟,差异仍然宏大。进口机床工具产品中80%以上是金属加工机床,而出口中金属加工机床占比不到30%,进出口产品构造完整不同。
解读阶段特征,顺应新常态
从2011年下半年开端,机床行业不断在变化,行业的下行并不是“齐步走”,而是具有一些构造性的特性,这些特性理分明了,就会找到变化的趋向和规律。陈会长以为,行业的阶段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型机床是重灾区。
重型机床行业的顶峰呈现在2010年,新一轮调整后,重型机床行业如今的产销程度降至2010年顶峰时的20%~30%,连续下滑。为什么重型机床是重灾区?缘由是地域持续了10年左右的重化工行业的高速开展曾经完毕,或者趋于完毕。前10年高速开展的突出特性是动力来自于能源、原资料、根底设备建立和房地产等行业对重型机床的需求拉动。
重化工行业高速开展的10年培养了重型机床制造业的高速开展,但是经济开展是在不时变化的,如今这个阶段曾经过去了,行业企业必需分明地认识到这一点。
(2)低端机床需求降落。
低端机床主要指的是非数控的普通机床,与2011年顶峰相比,如今的产销程度降至20%~30%,市场需求总量在降落,而且降落速度十分快。究其缘由:一是用户产业转型晋级需求的设备趋于高端化;二是劳动力供需构造的变化。
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力供需关系曾经发作变化,不是供不应求,而是劳动力短缺,特别是制造业。如今的机床操作人员以操作数控机床为主,技校也都在培育数控机床操作人员。另外,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化和提高化曾经完成了, 无论是制造端还是应用端,数控机床都很普遍,这种必然的变化趋向形成了普通机床“断崖式”的降落。
(3)出口增长背后有深意。
十几年前,国内机床工具市场非常火爆,行业企业无暇顾及海外市场,没有几企业下功夫开发海外市场。如今海外市场存在客观需求,企业加大了海外市场的开辟力度,客观能动形成了出口增长。
但是客观剖析海外市场变化,却反映出了全球机床工具市场的格局,产业竞争的格局变化应该惹起行业企业的留意:一是兴旺地域再工业化进程曾经明显奏效,典型是美国,近两年对美国出口增长疾速,其背后是美国制造业的回归;二是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开展中地域制造业的开展,对中国制造业构成分流,典型代表是越南,机床需求量迅猛增长。
中国制造业、机械制造业和机床制造业都面临着兴旺地域的回流和开展中地域分流的双重挤压,如今不能光看数据增长的表象,更要看分明这些数据背后的深入意义。
(4)进口机床市场占有率在扩展。
2011~2013年机床工具产品进口数据都是降落的,2013年金属加工机床进口同比降落26%,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同比降落28%。2014年机床工具产品进口完成恢复增长,1~11月机床工具类商品进口162亿美圆,同比增长8.8%,其中金属加工机床100亿美圆,增长5.5%,虽然不像出口那样增长显着,但是与2013年相比,恢复疾速。
进一步剖析,2014年1~11月进口机床在中国市场的占比为35.3%,这一数字在2013年是31.7%,阐明2014年进口机床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扩展了。由降落到恢复增长、再到市场占有率扩展,简单的数字背后非常阐明问题。同样的市场为什么进口机床表现趋好?只能阐明国外机床工具企业的调整速度比国内企业快,愈加快速地顺应了市场的变化。
(5)行业构造发作分化。
机床工具产业内部构造在发作着变化,子行业之间也在发作分化。一个十分突出的表现是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形机床这两个子行业,开展运转状态差距明显。
下表所列数听说明机床大行业内部的子行业发作了却构分化。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消费和投资”,投资降落,消费增长。金切机床与固定资产投资亲密相关,成形机床与消费类产品亲密相关,地域经济构造发作变化,招致这两个子行业运转情况不同。比方近年机床市场增长快的是高速钻攻中心,用于加工消费类的3C产品,需求增长迅猛。
(6)企业构造也在变化。
这几年受市场冲击大的有两类企业:
一是长期占领市场主导位置的大企业;二是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小企业。而局部**的民营企业在逆势增长,不时地爆出亮点,很活泼,企业构造的分化正在停止。
1~11月金属切削机床与金属成形机床数据比照表
剖析缘由,大企业的优势在于技术、人才、渠道和品牌影响力,民营企业的优势就是体制和机制。在新常态下,体制、机制对企业开展的影响越来越显着,传统优势的边沿效应则越来越小。
行业开展需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
面对机床工具行业呈现的新变化、新特性和新常态,行业企业应该如何应对?陈会长指出,行业企业应特别关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高端产品还要跨过“两道坎”。从价值链的低端到高端,是转型晋级的主要任务。如今虽然企业都在研发高端产品,但现状是绝大局部高端产品都依赖进口。
高端机床的开展阶段能够概括为三个层次:从能做,到做好,再到做出市场竞争力。
“能做”就是产品根本具备了高端产品的功用请求,如五轴联动、车铣复合及大规格龙门等,如今很多企业都能做出来,但却“形似神不似”,性能方面跟不上,在精度、速度、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牢靠度上,与国外同行差距很大。
过去10年,我国机床行业获得的几大成就之一就是高端产品由“不能做”到“能做”,这固然不容易,但问题是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它只是个过渡阶段,真正的“做好”就是指应用,如今市场应用成果太少了。
(2)关于细分市场。机床低端产品常常与功用的通用性相伴,其主要效劳方式是为用户提供实物产品;而与高端产品相伴的是客户化,是满足用户特殊需求,是处理计划。市场萎缩后,一切企业都在加大市场开辟力度:一方面在广度上下功夫,肃清“死角”;另一方面在深度上下功夫,瞄准市场有限的几个点狠下功夫。前者常常不会给企业带来质的提升,然后者选择高端道路,切入点就是研讨细分市场。而处理计划正是从深化研讨细分用户市场而来的。
(3)关于同质化和差别化。陈会长以为,当前机床行业紧迫需求处理的问题就是同质化问题,宁可不高端,也必需要差别化。市场化之后每个企业都会依据本身优势找到本人的定位,不能请求一切企业都走高端道路,但即便不走高端,也一定要有本人独到的特性。
说到这里,陈会长强调说:
“我们必需要深思近10年来中国机床行业的开展,能够说在某种水平上这10年我们逐步堕入了战略趋同的状态,行业共同目的是做大做强,招致如今严重的低端同质化。新一轮的转型晋级必需要防止这种战略趋同,低端、中端产品把差别化做好,同样大有可为。”
(4)硬问题和软问题。关于中外机床行业的差距,质量、品牌、中心技术和人才等方面都是经常被谈起的。终究如何处理?
还需求做战略性考虑,陈会长把它们概括为硬问题和软问题:
硬问题是指才能、手腕、各种条件和高端人才等,简言之,就是资金能处理或者根本处理的问题;而软问题指的是制度、文化、机制、环境、价值理念和行为标准等方面。软问题有两个特性:一是资金不一定可以处理;二是处理起来周期很长、奏效很慢,显性效果不明显。
如今硬问题不难处理,中国目前不缺资金。行业内很多企业都曾经武装到了牙齿,以至很多欧洲企业的配备都不如中国。但转型晋级不能仅仅把留意力放在硬问题上,要愈加注重软问题的处理。能够说,软问题是转型晋级的硬任务。硬问题是有形的、简单的、外表的,是非实质的;而软问题是无形的、复杂的、深层次的,是实质的。
(5)关于互联网思想。当今与互联网相关的各种概念令人头昏眼花,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3D打印等,但是行业企业必需苏醒地认识到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开展趋向。如今整个机床行业处在****的转型晋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开展这两个潮流历史性的交汇期,这给机床行业提供了时机,需求行业企业**地、科学地把握这个时机。
关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不要被动抵抗,也不要自觉跟风,以为传统产业就没有出路了,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主动交融。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质上是为机床行业提供了更先进的工具,更高效率的途径,让企业和用户的交流愈加亲密,信息获取愈加便当。
主动转型,出台条约,为机床协会点赞
当前机床行业在转型晋级,协会也在转型晋级。协会的转型晋级缘由有三个方面:一是所处行业正在深入的转型晋级之中;二是政府正在转型,政府转型的中心是简政放权;三是地域请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要变革。协会的转型目的就是建立现代社会组织,其中心职能是“提供效劳、反映诉求、标准行为”。
日前,经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会经过,正式发布《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反不合理竞争条约》(简称《条约》),表达了行业广阔企业希望树立“公开、公平、公正”,安康有序市场环境的诉求。陈会长说,促成《条约》发布的缘由:一方面是由于行业低端同质化、产能过剩招致恶性竞争现象严重,严重损伤了各个企业乃至用户的利益;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这是协会的职能所在。《条约》强调自愿参加,主动实行义务。《条约》的发布对机床协会而言是一个大胆尝试,也是机床协会积极变革迈出的**步,发出集体的声音,普遍营造正面的言论。
关于2015年中国机床工具市场的预测,陈会长以为行业运转应该是持平或小幅增长,开端走出下行区间,行业内部的构造分化会进一步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