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您好,欢迎访问无锡欧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网站! 主营产品:感应加热淬火成套设备/感应加热电源/淬火机床/感应加热线圈
无锡欧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专注感应加热设备 致力于淬火自动化
感应淬火成套设备/感应加热电源/淬火机床/感应加热线圈

感应加热用途

    ☆ 淬火 ☆ 钎焊 ☆ 锻造
  ☆ 退火 ☆ 熔炼 ☆ 预热
☆ 热成型 ☆ 热矫正 ☆ 热配合
咨询热线13921290103
咨询热线13921290103
微信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全国咨询热线13921290103

无锡欧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杨市藕杨路5号

电话:0510-85539101

手机:13921290103

邮箱:13961733860@163.com

您的位置:首页>>欧能动态>>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新工业革命来袭 中国制造将发生巨变

TAGS: 工业革命 中国制造 工业制造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2021-03-08 08:00:05点击:16705

工业4.0不只为中国的工业消费提供了一种全新思绪,而且与中国国策“两化交融”战略不约而同。新一届中国政府鼎力引荐工业4.0,工信部马不停蹄制定“中国制造2025”,都是为了使工业4.0能顺利落地中国,并开花结果,晋级“中国智造”,调整就业的构造性失衡。中国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是我们将来十年的国之大概。
  
  德国工业4.0是把工厂、机器、消费材料和人经过网络技术高度联合,构成自组织的消费,其内涵曾经远远超越机器的自动化。西门子的“数字化企业平台”系统为数字制造提供了载体;宝马的虚拟手势辨认系统让制造汽车酷炫好玩;群众早已用机器人制造汽车,大大解放了工人的劳动力;高智能、高性能的库卡机器人游走在各种工厂之中;博世的射频码系统让智能工厂跃然眼前……百年底蕴的德国制造分发出将来之感。
  
  “工业4.0”是一场新工业反动
  
  在普通消费品范畴,“中国制造”早已是当之无愧,但在非消费品制造范畴,除了一些低附加值产品,中国制造的亮点乏善可陈。作为制造业强国的标志,中国在高精度工作母机制造、精细仪器制造、高精度零件制造、新资料、新能源设备制造等范畴中心制造才能上才刚刚开端发力。
  应该说中国制造的上半场竞赛打得很漂亮,但下半场竞赛的难度要大得多。把经济转型的希冀都放在开展现代效劳业和高科技带来的新业态上,既不理想也不可能。国度平安、经济开展、就业等各种要素都请求中国在高端制造业上有所作为,这是一场硬仗,是中国从肥大到强大的必经之路。
  
  侥幸的是,一场制造业范畴的宏大革新正在袭来,给遭遇两面夹攻的中国制造业带来了全新机遇。在焦虑的同时,新刷出的起跑线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是悸动和亢奋。这就是被称作“工业4.0”、第四次工业反动”或“两化交融”的一场新工业反动。
  
  德国在《保证德国制造业的将来:关于施行工业4.0战略的倡议》中,将随着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高度交融,在制造范畴构成的资源、信息、物品和人互相关联的“虚拟网络与实体物理系统”定义为工业4.0。
  
  举一个案例:在华南理工大学的创业岛里,有一个叫私人裁缝的创业项目。在家里的普通电脑前,经过智能裁缝、定制平台,消费者只需注册一个账号,就能够在网上完成服装体型采集,版型预选,图案配饰,颜色搭配等DIY设计。轻敲键盘就能经过网上虚拟试衣系统视频扫描量体,在电脑上构成身高、体型等三维数据画面。然后能够从平台上提供的大量面料、颜色、图案、样式中停止选择,虚拟展现服饰衣着效果,并确认称心的效果,系统将数据传输到互联网的消费设备上,马上停止消费,72小时内,就能够在家中坐等收获,让传统的服装手工制造,变成智能化的消费。
  
  固然这只是一个工业4.0的应用,但我们从中足以看到中国外乡企业在传统制造业改造上的希望。
  
  正在编制中的“中国制造2025”是晋级版的“中国制造”,也是中国版的工业4.0。作为新兴工业国度的中国要青出于蓝,完成逾越式开展,开展方式必然是一个“并联式”过程,也就是工业2.0、3.0、4.0同步开展。
  
  工业3.0时期,制造业的竞争力多来自于大企业的高额技术、设计投入和全球化的大范围运营、规范化制造所产生的品牌效应。而在工业4.0时期,革新将发作在从消费到销售的每个环节,将带来企业消费、运营、管理形式的全面革新。工业4.0将更趋向于消费的分散化,目的是树立高度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效劳新形式。
  
  在新的消费形式下,外乡市场、效劳肉体、互联网的提高水平等要素的权重将提升,而中国企业的后发优势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将进一步凸显。群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加上中国已有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根底,在工业4.0时期迫近的时辰,中国制造业应该从窘迫焦虑中看到机遇。
  
  牵手工业4.0不能自觉跟风
  
  东莞工业企业掀起大范围的“机器换人”,试图在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时期抢占先机。那么,经过30多年与国际接轨的快速开展,关于工业4.0,应该如何评价东莞工业企业目前所处的位置?
  
  十八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定义为工业1.0,二十世纪初的电气化为工业2.0,二十世纪70年代的消费工艺自动化为工业3.0,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是工业4.0。一位业内权威人士日前表示,东莞工业企业刚刚逾越工业2.0,正在接触和渐渐消化工业3.0。如今,曾经喊出要进入工业4.0的口号,这种逾越式开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据理解,“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三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讨智能化消费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散布式消费设备的完成。二是智能消费,触及整个企业的消费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消费过程中的应用等。三是智能物流,即经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给方的效率。归根结底,工业4.0就是一个经过人、设备、产品的实时联通与有效沟通,完成消费者和消费者直连状态。
  
  查阅权威研讨材料也可知,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其中心理念是经过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手腕,完成数字化信息与物理世界完整交融的信息物理系统,从而让整个工业消费流程深度智能化。而4月下旬正式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也强调,“中国制造2025”要顺应“互联网 ”的开展趋向,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交融为主线。因而,传统企业牵手工业4.0,绝不只仅是消费线上的事,或是单纯的产品制造,在“软件”方面也决不能放松。
  
  作为“世界工厂”的东莞,制造业范围庞大、门类齐全,跨行业整合创新的空间宏大,产生大量数据资源,这些资源直接作用在企业的信息化建立上。例如,应用制造业优势产生的大数据,东莞传统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消费者偏好,从而停止有针对性的产品创新和业务形式创新。
  
  相关于机器人这些“硬功夫”,绝不能捉襟见肘,自觉跟风,经过大数据剖析,让制造业可以发挥出优势来。我们的传统行业,要继续开放创新,不需跟随“机器换人”的风潮,找到合适企业协作创新的信息化建立。
  
  传统企业只要想方设法搞数据创新,才干经过分工延伸区域的优势产业链以加快产业的集聚与结合,省去冗长的中间环节并加快工业开展进程,从而在将来“机器换人”更为成熟的市场中,应用数据积聚,进一步辅助智能工厂、消费以及物流。
  
  凡事都有利害,从“东莞制造”变为“东莞发明”,接下来的应战还有很多,面对雄心勃勃提出的口号,传统企业不需求一次就消化兴旺国度经过百年才获得的工业4.0成果和业绩。我们需看清当前制造业范畴的客观状况,在整个社会充满热血磅礴和各种不冷静之时,理性地对待“工业4.0”,寻觅真金。
  
  互联网制造时期仍需工匠肉体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开展、构造优化、人才为本”的根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久远,整体推进、重点打破,自主开展、开放协作”的根本准绳,以及“三步走”的战略目的。其中,肉体力气是非常重要的。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认识制造的意义,继续发扬制造肉体。
  
  历史长河中,我们构成了不容无视的制造肉体,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就是“工匠肉体”。与制造在社会层面遭到削弱相似,“工匠肉体”往常也遭到了一定水平的消弭。在有些人看来,互联网时期曾经到来,再提“工匠肉体”显得掉队。
  
  把“工匠肉体”视作掉队的表现,自身才是真正的掉队。“工匠肉体”是指工匠对本人的产品精雕细琢、锦上添花的肉体和理念。从实质上讲,它是一种推崇认真的肉体,追求的是从精致到圆满,与此对应的,则是一种“差不多肉体”,**制造业呈现的很多问题,都与这种“差不多肉体”有关。在很多时分,我们有世界技术、设备、标准,但由于短少“工匠肉体”,从而短少产品。
  
  “工匠肉体”与创新发明并不矛盾,它指向的是凡事,在这个过程中,自身就需求以开放的姿势吸收前沿的技术。拿“扬州工”来说,自身就是一代一代工匠勤劳和聪慧的结晶。创新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风险活,假如没有“工匠肉体”,又怎样可能会有创新成果?在普通人看来,德国人可谓“工匠肉体”的模范,德国产品难道没有技术含量吗?德国汽车就充沛表现了制造和发明的分离、勤奋勤奋和创新发明的交融。即使互联网产品,假如没有“工匠肉体”作根底,不去追求不锦上添花,会产生创新的力气吗?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手艺人”,做“手艺人”不丢人,讲“工匠肉体”不丢人。互联网时期依然需求“工匠肉体”,制造强国离不开“工匠肉体”的支撑。面对“工业4.0”时期的到来,让“工匠肉体”不得人心,这样才会有制造强国的到来。
  
  附加:工业4.0五大经典案例
  
  一、德国安贝格西门子智能工厂作为工业4.0概念的提出者,德国也是一个理论智能工厂的国度。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东部城市安贝格的西门子工厂就是德国政府、企业、大学以及研讨机构合力研发全自动、基于互联网智能工厂的早期案例。占地10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员工仅有1000名,近千个制造单元仅经过互联网停止联络,大多数设备都在无人力操作状态下停止选择和组装。令人惊叹的是,在安贝格工厂中,每100万件产品中,次品约为15件,牢靠性到达99%,追溯性更是到达100%。这样的智能工厂可以让产品完整完成自动化消费,可谓智能工厂的模范!
  
  二、德国博世洪堡工厂作为全球一大汽车技术供给商,博世的汽车刹车系统(ABS&ESP)在市场上有相当的实力。博世洪堡工厂,作为博世公司旗下智能工厂的代表,其消费线的特殊之处在于,一切零件都有一个共同的射频辨认码,能同沿途关卡自动“对话”。每经过一个消费环节,读卡器会自动读出相关信息,反应到控制中心停止相应处置,从而进步整个消费效率。在洪堡工厂引入的射频码系统需几十万欧元,但由于库存减少30%,消费效率进步10%,由此可俭省上千万欧元的本钱。独立的射频码给博世公司旗下工厂的20多条消费线带来了低本钱高效率的报答。而这种让每个零件都能说话的技术,也是智能工厂的重要表现方式。
  
  三、德国巴斯夫化工集团凯泽斯劳滕工厂还是关于射频码的应用,传统化工巨头巴斯夫则在这方面更进一步。巴斯夫位于凯泽斯劳滕的试点智能工厂所消费的洗发水和洗手液曾经完整完成自动化。随着网上的测试订单的下达,其消费流水线上的空洗手液瓶贴着的射频辨认标签会自动地跟消费机器停止通讯,告知后者它需求何种肥皂、香料、瓶盖颜色和标志。在这样的流水线上,每一瓶洗手液都有可能跟传送带上的下一瓶全然不同。该实验依赖于无线网络,机器和产品经过无线网络完成一切的通讯工作,独一需求的人工输入就只是下达样本订单。固然是个实验,但这种由客户直接下单到工厂的运作方式,足以给智能工厂的形式提供另一种开展途径。
  
  四、中国石化九江石化智能工厂在工业4.0的风潮下,中国在此方面也并非完整无所作为。九江石化作为中国的一家智能工厂试点,为完成可视化、实时化、智能化的消费和管理请求,与华为停止战略协作,在信息通讯、消费协作、智能管理等范畴展开普遍协作,共同打造世界智能工厂的根底设备。
  
  基于华为在通讯和数据信息方面的技术实力,完成了工厂LTE无线宽带网络、调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存储、巡检终端等设备的规划。固然,目前工厂还未到达工业4.0所请求的智能工厂的运营规范,但在将来,依托华为在大数据,云计算方面的技术优势,九江石化将建立一个云数据中心,完成虚拟化、云计算等IT智能化管理,进一步俭省能源耗费率,提升资源应用率,完成更智能化的运营。
  
  五、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由于制造业巨头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大大刺激了处于世界高端技术的指导位置的美国。所以,由通用公司倡导的“工业互联网”战略在美国兴起。进而,AT&T、思科、通用电气、IBM和英特尔几家互联网巨头宣布成立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正式进入美国工业4.0时期。
  
  工业互联网的理念与德国提出的工业4.0实质上一模一样,就是将虚拟网络与实体衔接,构成更具有效率的消费系统。但二者不同的是,由于美国在软件和互联网经济处于位置,美国更偏重于在软件效劳方面推进新一轮工业反动,希望用互联网激活传统工业,坚持制造业的长期竞争力。而德国在制造业的一枝独秀,智能工厂的开展成为了德国之选。
  
  四次工业反动带来的启示一次工业反动,蒸汽时期,消费方式进入机械化。第二次工业反动,电器时期,消费方式进入自动化。第三次科技反动,信息时期,消费方式变为电子化。
  
  往常,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已到达绝后的高度,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行将迎来下一次巨大革新——第四次工业反动(工业4.0),智能时期,消费方式智能化。
  
  纵观四次工业反动,人类停止的一切活动,社会进步,政治变革,时期变化,技术开展,这一切的一切都将盘绕消费力和消费方式的推进而推进,而我们所要寻求的“互联网 ”背后的真相,是消费力的不时进步和演化。由于,消费力与消费方式的改善与开展,是人类**不变的主题。
  
  惠州900亿技改良军“工业4.0”
  
  在“准智能工厂”,一个个电视机、手机或灯具产品在流水线上自动化完成装配、测试、包装,这样的现象往常在惠州企业的消费车间里已较常见。越来越多的惠企开端投用全自动化消费线,发力智能制造,而这背后是惠州近年来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的飙升。
  
  26日,记者从惠州市政府有关方面理解到,2014年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61亿元,大增54.5%。按方案,到2020年的6年间,惠州将力争完成工业技改投资900亿元以上,推进500家规上企业施行技改。
  
  企业发力创新驱动,产业转型晋级,工业技术改造是关键,为此,惠州近期陆续出台利好政策。依据市委、市政府前不久印发的《关于施行创新驱动开展战略加快建立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惠州将重点支持企业展开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公共效劳平台建立和绿色开展。力争到2017年、2020年,分别累计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600亿元以上和900亿元以上,分别推进380家和500家范围以上工业企业施行技术改造。
  
  依据2014年12月底市政府办公室出台的《关于推进工业企业展开技术改造的施行意见》,惠州将加大技改投资力度,自2015年起,市级预算每年统筹布置技术改造资金1亿元,以事后奖补、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方式,“真金白银”扶持企业技改,引导企业提升技术、产品、配备程度。
  
  记者理解到,在进军“工业4.0”和智能制造方面,惠州将施行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交融专项行动方案,鼎力开展智能制造,加快工业机器人、数控配备等先进制造技术在消费过程中的应用,推进企业“机器换人”。
  
  力推工业技术改造的同时,惠州近几年来正加快产业构造调整,不时推进产业低碳化、绿色化开展。据引见,相比珠三角其他城市,效劳业相对滞后是惠州经济开展的一大短板。为此,惠州以现代效劳业为抓手,鼎力开展商贸效劳、现代物流、商务效劳、科技效劳、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农业效劳7类市场潜力大、能耗低、污染少的产业。
  
  相关努力往常开端逐步显效。依照数据统计,2014年惠州效劳业完成增加值1160亿元,增长7.3%,现代效劳业占效劳业的比重进步到46.7%。三大产业构造由2005年的9.3∶56.7∶34.0调整到2014年的4.7∶56.6∶38.7。
  
  据引见,为优化产业构造,惠州还树立健全产业退出机制,按市场化准绳淘汰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率的产业,关闭、淘汰冶金、电镀、化工、水泥等行业中能耗高、污染大、效益差的企业。惠州的单位GDP能耗从2007年0.976吨规范煤/万元,降落到2013年的0.748吨规范煤/万元,降落幅度达23.3%。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13921290103

0510-85539101

二维码

微博关注我们

微信关注我们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