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上世纪70年代前的“凯恩斯主义”和80年代的“里根经济学”,此番美国的“再工业化”,除促进就业外,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回归,而更像是催生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完成产业晋级。
二战完毕后,全球分工体系和贸易格局发作深入革新:以美国为代表的兴旺经济体逐步向价值链的市场、研发两端延伸,而把低附加值、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业导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经济从制造业向学问产权和效劳业转移,其制造业开端阅历趋向性萎缩。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总和的近40%,到2002年这一比例降至30%,2012年更是跌至17.4%。2010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制造业大国。
非理性消费透支,金融监管不力,失误的货币政策引发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美国房市泡沫幻灭为起点,疾速由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危机在冲击美国经济的同时,暴显露其经济开展的严重弊端:过度金融创新、经济“空心化”、债务驱动型增长、贸易财政双赤字。
惨痛的经验使美国经济开端追求转型,从过度依赖金融和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为此,奥巴马政府一改自在市场理论,积极主动干预,施行了一系列力度绝后的十分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医疗、金融体系变革,能源气候政策调整等举措,把重振制造业,降低失业率作为经济复苏的打破口,明白提出“再工业化,制造业回流,五年出口倍增,降低失业率”等目的;以出口驱动取代消费驱动,经过财政支持,贸易维护等手腕重塑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实体制造业。
以2010年的“出口倍增方案”(五年内出口翻一番)为代表,“增加投资,拉动就业,推进制造业复苏”成为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重中之重。
制造业回归又可表述为“再工业化战略”,旨在重塑实体制造经济,这是对之前“资本市场为主题的虚拟经济占主导,以至重要制造业日趋“空心化”的矫正。美国总统科技参谋委员会称,三大缘由促使美国必需重振先进制造业的指导位置:发明高质量的国内就业时机、会聚综合创新的协同效应、确保技术范畴的国度平安。
奥巴马提出将来20年打造美国高端制造业,重塑全球实业格局。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度战略方案》更是力争在各国新一轮先进制造业竞争中获得优势位置,其中心是统领高端制造业。有专家以为,美国正在藉第三次工业反动大潮完成制造业的强势回归,并以此重构全球分工体系。
奥巴马在2012年国情咨文中五次提到中国,明白表示“我们不会将风能、太阳能或电池产业拱手让给中国或德国”。同时大企业开端从国外回归:英特尔正斥资数亿美圆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建立电脑芯片制造中心;福特投资数十亿在美国建厂。
需求指出,在此之前美国的所谓“去工业化”,只是在制造业产业晋级中,由劳动力本钱等缘由产生的迁移,是经济开展的自然结果。当然,外界热论的美国制造业衰落难免片面。
事实上,以苹果、波音等为代表的大批美国企业正牢牢处在产品发明和品牌设计的金字塔顶端。从比拟优势看,“美国制造”突出的中心竞争力是产品的科技与创新。如美国国会研讨所的报告指出,美国制造业研发主要集中在高科技范畴,在制药、电子设备等高端行业的优势不只远超中国等后发制造业大国,以至也抢先其他兴旺的传统制造业强国。这成为“美国制造业”再次雄起的坚实支撑。
相比上世纪70年代前的“凯恩斯主义”和80年代的“里根经济学”,此番美国的“再工业化”,除促进就业外,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回归,而更像是催生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完成产业晋级。
此外,有一个现象似乎不容无视:传统制造业中的传统技术红利已开发殆尽。举例来说,在现代配备制造业中,机床的控制精度曾经到达10的负六次方秒,这是一种接近物理极限的数值。技术红利的开发空间越来越小,这一趋向正倒逼技术换代和产业晋级。
与此对应,智能技术作为近年涌现出的高新科技,在引领制造业革新的同时,也被美国视为“再工业化”的重要依托。信息技术、生物纳米技术,先进复合资料、金属加工、生物制造、清洁能源等亮点日益为美国经济所倚重,在世界范围内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制高点成为重头戏。近些年,以机器人、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分离页岩油气反动带来的能源本钱降落,使美国制造业开端构造性复苏,并逐步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先进的工业制造在国度创新体系中具有战略性的根底位置。阅历了数年政策调整和恢复,2013年美国经济迎来了转机——房地产市场企稳上升,劳动就业,股票市场持续向好,个人消费支出连续18个季度完成环比正增长。特别2014年,美国发明了310万个新就业岗位,到达1999年以来的峰值,美国经济整体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强劲态势。
固然2015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呈现疲软,但4月23日,美国劳工部在华盛顿发布的数据显现,4月初282500人的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000年6月以来的低程度。稳定的经济数据让业内专家仍普遍看好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作为当今世界的头把交椅和带头大哥,回首美国经济一路走来,其中的聪慧经历值得我们深思。
